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风流 > 第46章 阿秀

第46章 阿秀(1/ 2)

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

阿秀的伤势确实已经痊愈,头上的伤口结疤掉落之后,人其实早已行动无碍。若非张延龄强行挽留她住几日观察,她早就要回赵家庄了。

阿秀一直闲不住,又是洗衣又是浇花的,更厉害的是,她居然做的一手好菜。农家少女从小便是家中帮手,七八岁的时候,老铁匠夫妻二人带着儿子走村串户的打铁,或者在外边干活的时候,家里的饭菜家务便都是阿秀包了。简单的菜经过她一烧,居然有滋有味,好吃的紧。

张延龄自从吃过她烧的一顿饭菜之后便喜欢上了她烧的饭菜口味。可能是家境贫寒,粮食菜肴都很紧缺之故,阿秀做的饭菜很是用心,且知道用各种辅助的手段来让饭菜变得好吃。比如简简单单的一盘青菜,阿秀会切得极为规整,炒的极为均匀,加上从后园挖出来的只有她认识的野蒜和野菜,滋味甚为独特。肉食更是对阿秀来说极为宝贵,烧起来更加的用心,比府中的厨子炒的好吃太多。

阿秀煮的饭里边会搭配上野菜和其他粮食。煮出来的饭红红绿绿的甚是好看,而且居然很好吃。张延龄最喜欢的是阿秀用后园小池子的荷花做的荷花汤,清香扑鼻,又很鲜美。这是张家厨子根本不会想到的做法。

晚饭的时候,又是阿秀下厨,做了一桌子可口的饭菜。张延龄吃的极为舒坦,于是问道:“阿秀怎么会烧的这一手好饭菜?做过厨子么?”

阿秀白了他一眼解释道:“我们穷苦人家可没有你们府里这些大鱼大肉。爹爹打铁的,那可是体力活,要多吃饭才成。所以我就要想办法把饭菜做的好吃,让爹娘多吃些,才有气力干活。可是咱们也没那么多稻米,便只能掺杂一些杂粮。我试过,稻米里混玉米粒和一点点小红豆,再加上些荠菜这样野菜,既好吃又能填饱肚子。”

张延龄点头称是,阿秀又笑道:“我们那时候几个小女孩天天去野狐岭上挖野菜,试过好多东西看能不能吃。荷花汤便是那时候试出来的。我有一个小姐妹叫阿莲的,挖了一种野菜回家,吃着的时候觉得很好吃,可谁能想到那野菜是有毒的,一家子又拉又吐的折腾了好几天。阿莲被他爹用柳条打的身上全是血痕,想起来可真是好笑的很。”

旁边杏儿桃儿等人都笑了起来。张延龄也被逗笑了。但心里却有些恻然。阿秀说起来轻描淡写,但这正是百姓之家生活的艰苦的写照。那个叫阿莲的还好只是挖了毒性不强的野菜吃了,否则那便是一场因为饥饿和贫穷酿成的灭门惨祸了。

“你有没有什么小时候的糗事?比如让你爹爹吃坏肚子的时候。”张延龄笑道。

阿秀一甩头发白了张延龄一眼道:“我可没有。我遇到不认识的野菜都是自己先尝尝的,可不能乱吃。我炒一把吃了,若是没事,滋味也还可以,才会去采来。不过有一回也是走眼了,我听人说野柿子泡盐水可以当下饭小菜,所以我便采了许多青柿子泡在瓦罐里想试试。盐巴花了不少,结果我爹爹拿来吃的时候,涩的他满嘴都是那种白沫子,好几天吃东西都没滋味。气的他把一罐子青柿子全部扔到野地里了。哈哈哈哈。”

阿秀想起那件事儿觉得甚是好笑,发出爽朗的笑声来。众人也是笑的前仰后合。张延龄想着赵老吉满嘴青柿子涩物的样子也是大笑起来。

“你爹爹没有骂你么?老铁匠那脾气似乎不好惹啊。”张延龄笑道。

“我爹爹可疼我呢。从小到大没动过我一根手指头。我哥哥经常被他打的满村跑。可我,他却不会责骂我,更别说打我了。我娘骂我,他还跟我娘吵呢。”阿秀笑道。

张延龄点头心想:原来老铁匠是个女儿奴。虽然生活贫苦,这一家子倒也活的开心。阿秀性格开朗直爽,确实是不像其他百姓家的女子那般畏畏缩缩胆怯的模样。

“阿秀,在我府里住的可还开心么?”张延龄笑道。

“还行吧。我原以为你……后来发现你这个人还行。就是你之前马管家黄管家他们凶狠的很。现在看来,那不是你的主意。你能为庄园的佃户着想,还免了他们的租子,帮大伙儿修水坝,可见你不是坏人。我爹那天见过你后还夸你呢,说东家一点也不嫌弃咱们老百姓,他喝过的瓦罐水东家端起来就喝,一点也不嫌弃,说明东家心里没有看不起百姓。”阿秀笑道。

张延龄哈哈大笑起来,自己的小心机还是起了作用的,其实自己是嫌弃的,只是为了拉近关系才装作不在意的。自己其实是个很挑剔的人。

“承蒙夸奖。你替我挨了一棍子,我自然要好好的照顾你。你若觉得开心,便多住几日就是。随便你住多少天都成。”张延龄微笑道。

阿秀道:“那可不成,这里虽好,但我也不能老呆在这里啊。我爹娘哥嫂都在干活呢,我得回去帮忙。这么大热天的,他们还得做事,我心里怎能安生?对了,我想跟东家说一声,我想明天就回去了。”

张延龄正要说话,杏儿在旁道:“啊?明天就走么?我们还真是舍不得你呢。阿秀,咱们才刚刚熟络,你一走,以后我们见不着了。”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

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
新书推荐:开局被始皇问斩怎么办?女帝:你竟然想当我相父干宋宋时从梦华录开始我岳父是李世民朕乃一代圣君穿进语文书,从刺猹开始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大明:我为朱元璋续命七十年北宋大法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