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南朝汉祚 > 第0256章 帝原水之战

第0256章 帝原水之战(1/ 2)

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

关中长安,经过十天的善后,城内被战火焚毁的废墟渐渐被清理一空,街道又恢复了通行,但除城东二门开启,其余六门尽皆关闭着,在郭叔融的操持下,士兵们分往周边各县传缴布告,安抚聚居耕牧的羌氐。

眼下秋收时节已过,但稷快成熟了,然后秋播马上又要开始,数万大军在关中人吃马嚼,不算武关道这一路的损耗,对粮食的需求已非常大,而且又难以确定战事要进行到何时,必须尽快安稳地方,让庶民恢复耕种。

而且关陇之地,豪门大族较多,这些士人子弟也不能放过,择优者征辟随驾听用,其余要纳入州学以管控起来,州学要设立也很容易,征一座大宅设立几名博士、助教就成立了。

毛德祖和高道谨则在忙着收编姚澹麾下一些羌汉混编士兵,并以义熙末年在王镇恶麾下有从军经历者优先,先选取了两万余人,再以“伙”为单位,与两个军的荆州兵混编为六军,由刘敬义、姚澹、魏展、郦道亘率领重新加以操练,以作为战时城防,以后还可以分驻各郡作为郡兵。

三辅之地的羌氐,据姚澹所报总计约八万之众,而据坞堡聚居的汉人口大约才六七万,这么稀薄的人口要让关中复苏十分困难,暂时只能先设为军镇,以雍州都督府统之。

长安之地,刘义符早有以此建都之意,但真正收复之后才发现竟如此破败不堪,没十年经营都难有起色,不过若迁都至此那就会快上很多,想起这件事,这日下午刘义符召毛德祖私下商量。

原来的平原公府中、后二殿都已不存,刘义符率侍从搬进来,只能以前殿作为行在,当然西南角的后秦宫城也可以住,只是失修严重,有很多屋瓦破碎漏雨,殿前广场铺地砖缝内长出一丛丛的杂草,远不如这处残留的前殿。

东侧书房内,刘义符打开一卷关中地图,指点着武关、散关、萧关、潼关,大谈八百里秦川的险固和土地的肥沃,内中含意不言处明。

毛德祖哪能听不出来,悠然一笑道“可此长安城已非彼长安,城池狭小,宫阙不存,土地荒芜,人心不附,若要迁都……恐须另外起城,为此花费巨资不切实际,不如用来富国强兵。”

不想毛德祖并不入套,刘义符亦笑道“迁都之事自不用急在一时,可在十年二十年之后再办,但先未雨绸缪亦不失为上策,以毛司马看来,若另起都城,当以何处为好呢?”

“这……以臣之见,要么迁出人口扩建此城,恢复汉时旧观亦非难事,要么在此城之南另建一城,只有龙首原之南地形宽阔平坦,落成之日则此城可以拆除,此臣之浅见,陛下斟酌。”

龙首原之南?那不就是唐长安的城址吗……刘义符最近可是骑马绕着城郊转悠了两三次,对周边地形已有所了解,龙首原之南,乐游原和鸿固原之北是一大片低洼地,正栖居着几支羌人小部族,还有不少田地,圈田筑城未免可惜。

据说隋筑大兴城之后,太极宫的位置十分潮湿,杨坚每到夏日都去洛阳避暑,到了唐朝,武则天更狠,直接在宫城之北龙首原西部另筑大明宫,以居于高处避开湿地。

长安周边其实是个河洲冲积平原地形,有灞水、浐水、滈水、沣水等大大小小的十几条河流全发源自秦岭终南山,自南向北汇入渭水,在城郊流汇得十分密集,本是个农业耕种的好地方。

若不想扩建旧城,那就只有在渭河北岸的渭城一带建都,那里位于泾水与渭水交汇口之西三十来里,三面环水有险可据,同样有渭河水运之便,也即是先秦的咸阳古都,似乎不存在那几个问题。

想到这些,刘义符就问“若在渭河北岸建城如何?”

“渭北?那里地势稍高了一点,秋冬风大酷寒,还需要考察地形,戡定风水才行。”

刘义符默然,此事只能容后再定,转而与毛德祖谈起军务,自庞咨率兵出潼关后,张冀在主持骊山之东的渭河南岸到潼关一线防务,北地郡泥阳方向,王景度、贺愔收编姚祗一万兵后,留下一部兵力驻守,仍率兵三万取频阳进抵粟邑,与澄城赫连乙斗、长城郡南的中部县赫连地代于隔着洛水对峙,估计这段时日内将有结果。

但黄河西岸这一线还没拿下,刘义符打算三日之后率兵至新丰渡过渭水,先取冯翊郡临晋(大荔县)布防,若有可能,最好是连蒲坂津一起拿下,黄河三渡口有河津渡、蒲津渡、潼关风陵渡,不取此三地,关中始终不太安全,当年先帝北伐取关中,佯称向北魏借道,实际便是强取次三地,只是后来与关中一并失陷于胡夏。

毛德祖告退后,刘义符召来唐毅了解一下军情,长安被收复,唐毅立了一个大功后在此的作用就下降了,刘义符打算顺势提拔他一下调回建康军需总署,雍州校尉让刘乞接任,当然,刘义符还有另一件事。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

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
新书推荐:宋时从梦华录开始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大明1805朕乃一代圣君北宋大法官开局被始皇问斩怎么办?堡宗别闹女帝:你竟然想当我相父大明:我为朱元璋续命七十年大唐:安西最后一个信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