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未来道路 > 第19章 刘备请缨

第19章 刘备请缨(1/ 2)

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

金色的太阳刚刚跃出地面,淡淡的晨雾还没有散尽,华夏军的将士们已经开始准备启程了,沾满露水的青草被马儿成片的踏倒,不知名的小花绽放,注视着这群前途未卜的人群。

谢飞立马在路旁不远的草坡上,注视着忙碌的队伍,新入伙的那一帮人的表现,还是令人比较满意,毕竟能够主动留下入伙的,大都是混迹多年的兵油子,军营的规矩还是懂的。

队伍已经出发了,行军序列不变,骑兵们牵马走着,装备放在马背上,长矛穿过马鞍的小绳套,尾部挂在马镫上,矛尖高高的指向天空。多余的马具发挥了用途,新兵们的战马更新了全套马具,只是不知道适应能力如何。

后勤团的女兵们(谢飞的内心已经把她们当做士兵看待了,这个年代的女性还没有缠足,本身就属于社会重要的劳动力。)虽然年轻,干起活来却是手脚麻利轻车熟路,严格训练一下,执行后勤保障工作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谢飞正想的出神,小郡主策马来到身旁,顺着谢飞的眼神望去,却是辎重车旁行走的女兵们,小脸顿时一紧:

“夫君好雅致,要不要挑几个过来侍奉左右啊?”

谢飞讪讪一笑:“夫人说笑了,我是在想,在军中有这么多女子,要是安排不好,可能会出乱子。既然已经编入后勤团,即属我华夏军士兵,不能弃之不顾,到底该怎么办,心里还没想好。你说说看,有没有什么两全其美的办法?”

小郡主却不为意,她早就对此司空见惯了:

“女子从军打仗,古来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回头我去挑些强壮的,训练成女队,做些警戒任务。至于以后的事情,我想这样也许可行,就在军中找些士兵许配了,男多女少,可以按级别先行许配,其他人也说不出什么,只能努力去立些军功晋级。这样做,一来二人都有个依靠,二来也会减少很多麻烦。”

谢飞怔怔地看着小郡主,这可真是一个天才的似曾相识的主意,自己怎么就没想到呢?

队伍已经过去了一大半,两人慢慢第走下山坡,加入队伍一起前进。

…………

刘备离开涿郡回到平刚城,果不出刘备所料,公孙瓒勃然大怒,虽然对刘备有所不满,但主要劲头还是怼上了刘虞,立时就要起兵讨伐。

公孙瓒的主要战绩都是对内,对外差强人意,白马义从构成暂且不说,战绩也主要是自我美化,一边说是“鲜卑复不敢入塞”回头又记上“四州被丘力居害,赞不能御”,自己常说“赞志在扫灭乌桓”,实际却是被乌桓人揍得全军覆没,最后还要刘虞来擦屁股,斩张纯平幽州。

凡此种种,让小心眼的白马将军很是看不上出风头的刘虞,现在机会来了,不揍你揍谁?

这一时期,北方游牧民族还没有完成整合,无论是鲜卑还是乌桓,都是些松散的部落联盟,对中原王朝的入侵方式是劫掠,并不想也没有能力对中原王朝构成根本性伤害。

至于三国后北方地区的大动乱,根本原因在于三国时期长期的战争造成的巨大伤害导致北方地区出现的权力真空被填补,再次证明了一件事:这块土地的社会组织架构和勤劳勇敢的人民决定了,只要自己不出问题,没有任何外来势力可以征服,而每次被征服都是源于内部问题的恶化。

匈奴人曾经短暂的完成了整合,随即陷入宿命般的分裂,消失在历史长河,下一次整合是在千年以后,蒙古人直接改变了欧亚大陆地缘政治格局。

对白马将军来说,这显然不是什么问题,刘虞那个王八蛋才是挡他路的石头,必须要搬掉。

踌躇满志的公孙瓒厉兵秣马准备兴师伐罪了,一瓢冷水当头泼下,弄得他措手不及——据说袁绍等人要立刘虞当皇帝了。

公孙瓒烦恼之下,找来部下们商量,刘备小团体也被邀请参加,虽然公孙瓒对自己的这个小学弟不怎么待见,只给了一个别驾司马的小官,说白了就是一个不占编制的基层小军官?但是在白马将军看来,毕竟两人在一个屋檐下读过书,面子必须做足,不能让外人说出什么不是。

再说了刘备已经有了点实力,手下两员大将可是厉害的很,出去打仗很有用处。

刘备与关羽并辔前往公孙瓒官衙议事,关羽也不知道这事的原委,问向了心事重重的刘备:

“兄长,这次袁绍等人为什么欲立刘虞为帝?”

刘备往后看了看,确定随从们听不到,这才扭头看向了关羽:

“当今皇帝乃是董卓所立,袁本初既然决定领头讨董,那皇帝该如何处置?若刘虞成了皇帝,一切皆为名正言顺。”

关羽“哦”了一声,又问了一个问题:

“公孙瓒今天找我等前来,定是商讨讨伐刘虞,大哥将如何行事?”

“虽说我等嫁祸了刘虞,此时却不能兴兵讨伐,当前诸侯起兵反董,我等自当前去才是,此乃匡扶汉室只正义之举。”

不多时两人到了官衙,堂上已经坐了些人了。

身材魁梧,仪表堂堂的公孙瓒见到刘备并不起身,只是微笑着示意刘备坐下。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

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
新书推荐:谍影凌云大明1805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女帝:你竟然想当我相父人在红楼,开局倭寇送经验大唐:安西最后一个信使开局被始皇问斩怎么办?干宋美国农业不发达,需要金坷垃扎纸匠:这是聊斋明末
返回顶部